萬元戶是哪一年出現(1979年誕生萬元戶這個概念)
2023-03-18 12:39:54 ? 4497次 ? 緱霓云
1978年分田到戶,1979年誕生萬元戶,樹立典型只是時代的需要!
1978年分田到戶,1979年全國范圍內宣傳起“萬元戶”。所謂的萬元戶,顧名思義是指存款或者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民戶。
1978年的“萬元戶”,可以說相當于如今的千萬富翁。那時大米0.14元/斤,孩子學費2元/學期,孩子的壓歲錢0.20元/人,工人工資28元/月,出人情2元/次,豬肉價格0.94元/斤。那時的一萬元可以買一萬多斤豬肉,照一天一個人吃一斤豬肉計算,可以躺在家里吃30年之久。一萬元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當時宣傳萬元戶,就是宣傳“允許一部人先富起來”的政策。那個年代,萬元戶是全國農民發家致富的排頭兵。每個鄉都在排查,本鄉范圍內誰是萬元戶,排查出來作為典型進行宣傳。因此萬元戶就成了當時富裕戶的代名詞,成了領導干部帶領大家致富的政治資本。
就在那個年代,誕生了不少冒牌萬元戶,成了分田到戶、發家致富的典型。筆者差點也被當著萬元戶來宣傳,因為我和妻子一年內賣出了三十二頭肥豬。
不知道本文的讀者還記得這個名字嗎,他叫“黃新文”,那時是萬元戶的典型,家喻戶曉。宣傳中稱:黃新文,1978年發展以養豬為主的家庭副業,全年總收入達1.07萬元,成為響當當的“萬元戶”。1979年2月,人民日報以《靠辛勤勞動過上富裕生活》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跡。
那時宣傳黃新文的萬元戶是不是貨真價實?里面的水分到底有沒有?不妨剖析一下。
宣傳報道中原文:“他用貸款買了25頭小豬。在精心喂養下,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養出了150多斤的豬?!蔽覀儾环羴硭阋还P賬,25頭肥豬值多少錢。
拿去年10月下旬肉價最高水平30元一斤來推算一下。1978年肉價0.94元一斤,也就是去年10月份的肉價是1978年的30倍之高。去年生豬最高價格是10月份的下旬,全國平均價為14.235元/斤。由此不難推算出,豬肉價格是生豬價格的2倍左右,也就是1978年的生豬價格大概是0.50元一斤。
那么,黃新文養的25頭150斤的肥豬價值幾何?相信小學生都能算出來:25×150×0.50=1875元。貸款多少買的25頭仔豬?
報道中未加以說明,不妨估算一下。以仔豬是商品豬價格的2倍推算,一只仔豬以20斤衡量,也就是20元一頭,25頭仔豬即價值500元,去除仔豬成本,黃新文當年養殖的25頭肥豬實際收入是1375元(未考慮飼料成本,權當飼料都是黃新文從生產隊分的糧食。)
也許有人說,那是半年養豬的收入,但報道中稱“全年出售商品豬21頭(筆者注:估計還有4頭未達到出欄標準)”。這個“全年總收入達1.07萬元”是怎么得出來的?當然,報道中還提及了,黃新文的另一份收入“就是來自于當時的人民公社,黃新文一家有三個勞動力,在其所屬的人民公社當中勞動”掙工分的收入。
也就是黃新文一家三口1978年在生產隊的分配收入是1.07-0.1375=0.9325萬元,人均分配收入3108元。這個賬我越算越糊涂了,到底是養豬發展家庭副業成為萬元戶,還是在生產隊掙工分成為萬元戶?1978年農民有沒有這么高的“年終分配”收入?
以人均一年300個工日計算,1978年,黃新文所在的生產隊人均工日價值10.36元(注,那時人均工日在0.4—0.8元之間),又是一個天文數字。
故,40年后的今天,重新驗證黃新文當年的萬元戶,似乎真應了那句話:因時代需要而宣傳。黃新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40年后,當年的萬元戶黃新文的現狀又是如何?2013年的時候,有一位媒體記者收到了黃新文親屬打來的電話,聲稱黃新文現在所居住的房子還是一間危房(特別強調:僅為一間房),搖搖欲墜,想尋求媒體的關注和幫助。據說,黃新文從房頂摔下來,摔成了輕微腦振蕩,后以撿破爛為生。
萬元戶變成了“破落戶”。豈不是時代的縮影?
當年,黃新文成為萬元戶后,全國各地的農民朋友寄給他的信件他一件件保存好了,如獲至寶,即使被蟲嚴重蛀蝕,也不肯丟棄,更不讓其他人翻動?;蛟S在黃新文看來,那些信件就代表了他輝煌的過去,是他一生中的“驕傲”吧。
現在的黃新文不愿意面對困境,就讓他永遠生活在自己的輝煌之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