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六君子是哪六個人(戊戌六君子的故事及結局)
2023-03-18 11:39:32 ? 4586次 ? 白依心
戊戌六君子介紹:
戊戌六君子,是指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和梁啟超逃跑,維新志士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六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慘遭殺害,史稱“戊戌六君子”。
1.譚嗣同。
譚嗣同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是維新運動的激進派,他猛烈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和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并對封建綱常倫理進行了犀利的批判。
1898年光緒下詔授譚嗣同參與變法。但光緒皇帝支持的變法一開始就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的激烈反對,1898年9月底,光緒帝去天津閱兵時,慈禧太后等人就密謀發動兵變。
廢黜光緒帝,撲滅新政。譚嗣同看到光緒皇帝處于危機之中,就去天津密會新軍統帥袁世凱,要求袁世凱帶兵入京除掉頑固派,袁世凱表面上答應了,暗地里卻向榮祿告密。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全城捉拿維新派,譚嗣同并沒有像康有為、梁啟超那樣選擇逃跑。
而是積極策劃營救光緒皇帝,多次營救無果后,譚嗣同決心以死明志,用自己的犧牲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后一次反抗。
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請自嗣同始”。1898年9月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譚嗣同在獄中寫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
在刑場上,譚嗣同氣壯山河般地喊道:“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后人將其作品編成《譚嗣同全集》。
2.康廣仁。
康廣仁是康有為弟弟,1897年在澳門創辦《知新報》,宣傳維新變法;1898年赴京協助哥哥康有為開展維新運動,康廣仁看到封建頑固勢力強大,變法難以進行。
屢勸哥哥離京到南方收徒講學,培養維新人才,等到時機成熟再進行變法,但沒有得到康有為的同意。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康廣仁被捕,他在獄中說:“若死而中國能強,死亦何妨!”,從容就義。
3.楊深秀。
楊深秀1889年考中進士;1897年任山東道監察御史,立志“以澄清天下為己任”。
1898年加入康有為組織的保國會;1898年6月給光緒皇帝上新政條陳5篇,明確提出變法、廢棄八股、游學日本等主張,又多次奏劾阻撓變法的守舊大臣,戊戌政變時被捕遇害。
4.林旭。
林旭為舉人出身,1895年上書反對簽訂《中日馬關條約》;1898年創立在福建閩學會推動維新變法運動;是保國會的發起者之一,并出任保國會董事。
百日維新開始后,林旭受到光緒皇帝召見,授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與新政。
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夕,林旭曾設法把光緒帝的密詔帶給康有為,與康有為共同商討營救光緒皇帝的辦法。戊戌政變時被捕遇害。年僅24歲。
5.楊銳。
楊銳也是舉人出身,曾投奔于張之洞門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楊銳主張集精兵保衛天津和塘沽;1898年在四川創立蜀學會,開辦蜀學堂,兼習中學和西學。
1898年4月加入康有為的保國會,百日維新中參與新政,戊戌政變失敗時被捕,張之洞曾設法營救楊銳,但最終無果,楊銳被殺。
6.劉光第。
劉光第和楊銳是四川同鄉,1883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任職期間劉光第因為官清廉而受到好評;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劉光第上書建議變法。
1898年加入保國會;百日維新中參與變法;戊戌政變時被捕遇害,年僅39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