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月指的是哪位美女(古代被稱為閉月的貂蟬的故事)
2023-03-17 16:39:32 ? 5882次 ? 侍尋菱
中國古代四大美人——“閉月”貂蟬
中國四大美人大家都知道,是沉魚落雁的西施和王昭君,還有閉月羞花的貂蟬和楊玉環,可是你知道嗎?這四大美人中有一位卻不是真實存在的。
其他三位都有史可循,只有她是一個虛擬人物,她就是擁有閉月之貌的貂蟬。
貂蟬,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及其衍生作品中的角色,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登場于《三國演義》,只是小說家為了增添色彩而加進去的,正史并無記載。
有人說貂蟬是民間傳說中的人物,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但是也沒有實際證據。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將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的原型。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家中的一名歌女,生的花容月貌,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傳說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云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
這時正好被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貂蟬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貂蟬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話說美女貂蟬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深感憂心,于月下焚香禱告上天,愿為主人分憂。王允一見大喜,感嘆她深明大義,愿舍身救國。
呂布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因為驍武在并州任職,并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時在河內駐扎、任命呂布為主簿。
被李肅用赤兔馬、方天畫戟和財物收買而殺掉丁原投奔董卓,董卓收呂布為義子,授中郎將,十分器重。
而董卓經過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即位,不久就弒殺了少帝及何太后,專斷朝政。他據有武庫甲兵,國家珍寶,威震天下,在朝野內外都廣布親信,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飾及車駕,官至太師、相國,封郿侯,位極人臣。
但董卓和呂布二人都是好色之徒。王允決定收認貂蟬為義女,并定下連環計,引誘董卓、呂布父子來上鉤。
王允贈呂布金冠一頂。呂布心中大喜,特意登門前來致謝。王允設宴招待呂布,席間命貂蟬出堂敬酒。
呂布一見貂蟬,即神魂飄蕩,不能自持。王允看到此種情景,當下同意將貂蟬許配給呂布,并約定日期送呂府完婚。
王允又宴請董卓,命貂蟬率眾舞女獻舞,貂蟬的絕代風華和翩翩舞姿,令董卓如醉如癡。
董卓贊嘆不已,稱貂蟬為仙界人物。董卓贊嘆說:“真是絕世無雙!”王允即說:“既蒙太師見賞,便當獻與太師!”董卓不禁大喜,待至酒闌席散,便攜貂蟬回了董氏府第。
不久事為呂布所知,責備王允負約,王允卻佯裝說:“太師過來為將軍接取義女,允怎敢推阻?只好使小女隨行,想來太師看重將軍,故有此舉,將軍且去問明太師,與小女結婚即可!”
呂布半信半疑,返入董卓府中,探聽貂蟬的下落,誰知心上人竟被董卓占住。呂布怒氣填膺,又去責問王允
王允勸解說:“這大概是府中人誤傳,太師望重一時,怎會奸占兒媳?難道是因為吉期未到,以致此遲留,請將軍再去問問。
呂布聽了王允的話,又回去探問。正巧董卓入朝不在,他步入鳳儀亭,正與貂蟬相遇。
貂蟬見了呂布,便淚流頤下,哽咽不止;呂布看她淚容滿面,好似帶雨梨花,怒氣早已化為烏有,便替她拭淚。
貂蟬且泣且語:“將軍別污了手,妾身已為太師所占,只望可見君一面,死也甘心。今幸如妾愿,從此與君永訣!妾為王司徒義女,侍君箕帚,生平無憾,不意墮入詐謀,被人強占,此身已污,不能再事將軍,罷了!罷了!”說著竟撩起衣裾向荷花池內跳。
呂布忙搶前一步,抱住纖腰,曲意溫存;貂蟬若迎若拒,順勢依偎在呂布懷里,呂布遂決然道:“空為一世英雄,卻不能庇一女子,生又何趣?此生不娶貂蟬,布誓不為人!”
正纏綿間,突有一人快步跑進來,聲如牛吼,呂布轉身一看,正是董卓,他慌忙向外逃走。董卓順手取得一支戟,挺戟直刺呂布,呂布眼疾手快,把戟格開,飛步跑了出去。
董卓身肥行慢,追趕不上,用戟遙擲呂布,呂布已走遠,戟在半空中落下。董卓怒責貂蟬,貂蟬說是呂布來調戲。董卓欲殺呂布,李儒急忙勸諫說:“昔夢莊王絕纓之會,不追究調戲愛姬的蔣雄,后夢莊王得其相救。
今太師欲成大事,卻為一貂蟬而去手臂,大事不可為矣。貂蟬,一女子耳。呂布,天下猛將也?!倍糠磫枺骸澳愕钠拮涌辖o呂布么?”李儒臉紅無言。不過董卓將此事擱過,不再追究。
呂布跑到王允府中,王允佯裝嘆息,說了幾句深淺莫測的話,挑動呂布的怒氣。呂布拍案大罵董卓,沖動地嚷著要去殺董卓,轉念又泄氣地說:“若非情系父子,布即當前往!”王
允微笑說:“太師姓董,將軍姓呂,本非骨肉,擲戟時難道有父子情么?”這幾句話提醒了呂布,他奮身欲行,前去殺董卓。王允急忙攔住,與他密議多時,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自此,貂蟬的任務全部完成,后不知所蹤。她的傳奇故事也落下帷幕,關于貂蟬的命運,有這樣幾種傳說。
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將貂蟬藏于靜慈庵,便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
一說曹操采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
還有一說是,曹操在白門樓殺呂布時,留下貂蟬這一活口,先是安撫下屬,把貂蟬作為禮物許給了愛將秦宜祿,后又惜于貂蟬美貌愛不釋手,從而引起一系列矛盾。
據《三國志·關云長傳》載:“曹公與劉備圍布與下邳,云長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于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云長心不自安……”結果,為了消除隱患,性情耿直而剛烈的關云長,竟然把貂蟬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就是以此演繹而成的。
貂蟬能利用呂布殺掉董卓,雖說是利用其絕世美貌,但更主要的還是憑著她的勇敢和機智。貂蟬心恨董卓,表面上卻曲意逢迎。厭惡呂布,卻又故作多情。她理智地操縱自己的感情,從容不迫,左右自如,充分表現了她的機智。
貂蟬以自己的美貌和聰明才智,除掉了國賊董卓。為了國家的利益,她寧愿獻出自己的青春和幸福,顯示了高尚的情操。
遵義師范學院副教授王先平這樣評價她:貂蟬的出現就是為了離間董卓和呂布,雖然只是作為一種斗爭工具,但在這個過程中,她做出了巨大貢獻,寧愿被剝奪感情和尊嚴。
在接近董卓和呂布的過程中,貂蟬必須出賣自己的色相,最終得以扭轉時局。董卓被誅,呂布被擊敗,但貂蟬這種犧牲色相來曲線救國的行為并不被世人認可。女色救國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紅顏禍水,但明知道最終的結局是不得善終,愛國情深的貂蟬還是義無反顧,犧牲自己來換取家國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