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頁 > 縱橫歷史 > 月餅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中秋節為何要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的來歷和傳說故事(中秋節為何要吃月餅的由來)

    2023-03-17 14:39:42 ? 3371次 ? 世笑卉

    摘要:關于月餅的出處,其實還有很多小故事。來源一,楊貴妃給起了月餅這個名字。早年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就從西域帶回來一種餅。這種餅加入了核桃和芝麻,可謂是營養豐富,但是名字不太好聽,當時都稱之為胡餅。

    月餅是誰發明的?至少有4種不同的來源,那中秋節為何要吃月餅呢?

    大文豪蘇軾曾經寫過這么一句詩: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這里的小餅,指的其實就是月餅。那么是廣式月餅還是蘇式月餅呢?對不起,這個還真搞不清楚。但是我們能知道的是,唐朝時期的月餅,大概率是蘇式五仁月餅。

    為啥呢?有一段這樣的故事。當年李淵起兵的時候,軍中的糧食不太夠吃,而且攜帶太麻煩,這可把李淵給急壞了。

    就在此時,一個叫裴寂的聰明人跑到了廚房里,三下五除二搞出了一個餅送到李淵跟前。原來這個餅是用廚房里的五谷雜糧糅合而成,這玩意兒不僅扛餓,而且攜帶方便,完美地解決了李淵的麻煩。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裴寂發明的這玩意兒,可不是普通的餅,而是蘇式月餅中大名鼎鼎的五仁月餅!五仁月餅,不就是五谷雜糧糅合在一起,再加上若干糖分搞起來的嘛!

    一、除了裴寂,還有其他月餅發明者。

    由于月餅這玩意兒過于風靡,所以發明者自然也絕對不是一個。關于月餅的出處,其實還有很多小故事。

    來源一,楊貴妃給起了月餅這個名字。

    早年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就從西域帶回來一種餅。這種餅加入了核桃和芝麻,可謂是營養豐富,但是名字不太好聽,當時都稱之為胡餅。

    到了唐朝以后,楊貴妃拿著這塊胡餅覺得很好吃,可是又覺得這名字實在是糟糕。于是她想了想,發現天上的月亮很圓很漂亮,所以干脆就給這種餅改名為月餅。

    來源二,朱元璋起兵時藏暗號用的。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打算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聯合各路諸侯一同對元朝發起進攻。

    但是暗號傳遞比較麻煩,很容易泄露。于是朱元璋想了個辦法,將起義的時間地點寫在紙條上,再將紙條塞入圓餅當中。

    這玩意兒不僅能夠傳遞消息,而且還能夠當成軍糧。等到朱元璋奪取天下以后,回想起了當年的行為,便將這種圓餅命名為月餅。

    來源三,江浙百姓發明的。

    早在商周時期,江浙地區的百姓們,就發明了一種邊薄心厚的餅,稱之為太師餅。這玩意兒也許就是月餅的始祖,主要是為了紀念商朝太師聞仲的。

    由此可見,月餅的歷史是相當悠久了。目前比較可靠的觀點,自然是唐朝發明的為主。蘇式月餅在廣式月餅之前出現,其實除了蘇式和廣式外,還有潮式、晉式、京式等品種,合稱為五大流派。

    二、月餅的形狀大小,也有歷史變遷。

    唐朝以前的月餅,形狀很單一,就是普通的圓形餅??墒翘瞥吮容^會玩,知道用模具制造出各種怪狀的花樣來,所以月餅的形狀就有了各種變化。

    除了這些形狀上的變化,也有一些心靈手巧的工匠,會將一些傳說故事描繪在月餅上,這么一來月餅上的文化又豐富了起來。

    此外月餅的大小,其實歷朝歷代也是不同的。明朝時期的月餅特別大,為啥?因為明朝人做一個餅,那是為了全家人一起分了吃的,直徑能達到66厘米,比你的臉盤子還要大。

    清朝的時候,民間的月餅就比較理性了。大家似乎知道了,團圓的時候不該分東西吃,所以月餅越做越小,直到做成了巴掌大的模樣。

    但是皇家的月餅是個例外,因為皇帝有別于常人,所以他們過中秋節,做的月餅那可真的是越大越好?;始业囊粋€月餅,能重達20斤左右,主要是分給大家一起吃的。

    三、中秋和月餅啥時候掛鉤的?

    其實剛發明月餅的時候,中秋節還沒有吃月餅的習俗。而且南北方中秋節吃月餅的時間,也是有差距的。

    唐朝的時候,月餅還只是祭祀用的貢品,并沒有正兒八經用在中秋節上。但是由于中秋節民間也祭祀嫦娥、月老之類的神仙,所以久而久之,月餅也就出現在了中秋節的貢品名單里了。

    北宋時期,中秋節吃月餅,已經在民間普及開了,但是我們要記住,這個時候月餅可以出現在中秋,也可以出現在其他祭祀時間。真正讓月餅和中秋節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在明朝。

    明朝《西湖游覽志會》中,曾經有這樣一段記載:

    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這就太明顯了,大家在中秋節互相贈送月餅,意思就是大家團團圓圓。這么一來月餅就被賦予了特殊的寓意,成了團圓的代名詞,自然也就跟中秋節聯系在一起了。

    而且此時的工匠師傅們,也會把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中秋神話故事,印在月餅上。這么一來中秋節吃月餅,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必須要干的一件事。

    上到皇室宗親,下到黎民百姓,全都會選擇在中秋節吃月餅。從此以后,月餅便擺脫了普通祭品的屬性,成為了中秋節的專屬食品。

    四、你瞧不上的五仁,恰好是最經典的月餅。

    現代很多年輕人,一提到五仁月餅,就覺得是在跟他們開玩笑。其實大家對五仁月餅有很大的誤會,五仁月餅才是月餅真正的靈魂。

    早在清朝袁枚就在《隨園食單》中這么記載他所喜愛的月餅:

    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這顯然所描繪的就是五仁月餅,而在古代,你能搞得到這幾樣東西吃的,絕對能體現你富貴的身份了。

    其實五大派系中,都有五仁月餅的存在,不過流傳最廣的還是蘇式五仁月餅,畢竟廣式月餅中的當家花旦可是蛋黃蓮蓉系列。

    總結:古代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有很多花樣。

    古代人比較封閉,尤其是待字閨中的女子,很少出門。但是每逢重要的節假日,她們就可以出來溜達溜達了,一不小心就能碰上自己心愛的郎君。

    中秋節就是十分重大的節日,別以為只有今天中秋才放三天假。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有了這個規矩。為啥?因為乾隆是八月十三出生的,一連放三天假,剛好把中秋節在家給過了。

    少男少女們,也可以利用這三天假期,出來耍朋友。左手一個蘇式五仁月餅,右手一個廣式蛋黃蓮蓉月餅,瞬間就能讓愛情沉浸在甜蜜之中有沒有?

    (0)

    相關分享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請登錄

    您還未登錄,請登錄后再進行相關操作!

    亚洲av无码大片,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毛,最好看中文字幕有哪些,日本熟妇色一本在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