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秀英雄事跡簡介(扎根農村扶貧年僅30歲不幸犧牲)
2022-12-31 09:32:28 ? 2175次 ? 芮昕雨
黃文秀:法學碩士放棄北京高薪,扎根農村扶貧,年僅30歲不幸犧牲。
她法學碩士畢業,卻放棄了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貧困的家鄉,為家鄉建設做奉獻。家鄉逐漸富了起來,可年僅三十歲的她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黃文秀于1989年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一個農村里,村子地處山區和石漠化地區,自然條件十分的惡劣,連蔬菜都種不了。
黃文秀一家的日子過得很艱苦,母親無法行走,父親已經年邁還身患殘疾只能做些簡單的手藝活養家糊口。
黃文秀從小就知道給家里分擔,在照顧母親的同時,還將家務做得井井有條。
她的學習也很好,在窮苦的家庭中長大的她,很早就懂得自己只有通過讀書來出人頭地,才能幫助家庭擺脫困境,也許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是最容易、最實際的一條路。
黃文秀的努力也被上天看在了眼里,2008年,她考進了山西長治學院讀思政專業,而這時這個不富裕的家庭卻被學費給難住了。
在當地政府得知情況后,決定資助黃文秀上大學的費用,后來黃文秀就經常跟自己說:
“我是靠國家、政府資助走出大山的,以后我學業有成,一定要回來建設家鄉,為祖國的扶貧計劃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能夠走出大山!”。
黨和國家給了黃文秀莫大的力量,在2011年6月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2013年她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生期間,她憑借著出色的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賞識,
還有上市公司的老板出高薪讓她畢業后來到他的公司上班,一切的一切都在朝著期望的方向發展。黃文秀即將碩士研究生畢業,面對未來她會作出怎樣的抉擇呢?
2016年黃文秀碩士畢業了,她大學的導師郝海燕找到她,希望她能夠留在北京發展,告知她說以你的能力只要在北京發展幾年,一定可以出人頭地的,這不就是你的目標嗎?
面對導師的勸誡,黃文秀搖了搖頭拒絕了,她說在她心里還有著一份追求。后來黃文秀毅然選擇回到家鄉,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2017年她回到了百色,政府安排她任田陽縣那滿鎮掛職任黨委副書記,貧困家庭出生的她,一直對著扶貧攻堅有著莫大的期許,她也很想去到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上。
2018年她主動申請去到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這時的百坭村是百色市里出了名的貧困村,
地理位置十分偏遠,地處深山之中,村與村之間都隔了十幾里路,這里交通不便,村民的思想也特別的封建落后,是一塊妥妥的“硬骨頭”,
但是黃文秀卻很淡定,她認為你不去我不去,百坭村的人何時才能走出大山。
她帶著行李來到百坭村后她發現這里比她預想的還要糟糕,這里有200多戶人家,貧困戶占了195戶,
村民也對她這個外來者抱有很大的敵意,面對她的上門要么是不開門,要么就是直接拒絕交流。
村民們的不配合讓得工作被迫暫時停了下來,那么黃文秀能找到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能順利地完成扶貧攻堅任務嗎?
面對村民們的態度,黃文秀決定去向老支書請教,老支書是一個有文化的人,得知她的來意后很認真地給黃文秀講了很多經驗,他給黃文秀說:
“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你只有和別人熟了你才能夠更好的發展工作,你現在剛來大家肯定是會排斥你的,這個事情急不得”,
聽了話后的黃文秀醍醐灌頂,馬上就改變了自己的工作方法。
每次看見村民需要幫忙的時候她就會上去幫忙,一邊幫忙一邊聊天,她發現很多人不會說普通話,于是她就去學習當地方言。
村里有老人行動不便,她每月都會用自己的津貼買點生活物資送去。
村里有孩子讀不起書,她會去幫忙申請“雨露計劃”,讓得孩子們都有書讀。黃文秀逐漸被村民們所接納,村民們已經不將她當外人了。
這是扶貧工作的第一步,以后的路還很遠。在得到村民的認可后她走訪了全村38名黨員,征求他們的扶貧攻堅意見,還挨家挨戶地上門了解他們的困難之處。
有一次村里發生了洪水,她第一時間就帶領村干部前往現場查看,然后迅速地制定了抗洪任務,第一時間解決群眾遇到的問題。
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是奔波在扶貧攻堅的路上。
那天他的父親生病住院了,她利用空閑時間趕回了家里,還沒和家里人說上兩句話,百坭村這邊打來了電話說百坭村這邊又發生了特大洪水。
得到消息后的她十分擔心,隨即決定連夜趕回百坭村主持工作,就在她返回的途中遭遇了山洪,她的生命永遠的定格在了30歲。
黃文秀不幸遇難的消息傳回了百坭村后,哭泣聲充滿了整個村子,
他們很難接受那個昨天還在和他們笑談的黃姑娘,那個盡心盡力為村子發展著想的黃書記,永遠地離他們而去了。在黃文秀的葬禮上所有的村民都趕來送她最后一程。
百坭村的村民們擺脫了貧困,黃文秀卻離我們而去,她的一生都在為人民服務,為國家、為社會做貢獻。
在她離世后被追授“時代楷?!?、“全國脫貧攻堅楷?!?、“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等稱號,中共中央還授予黃文秀“七一勛章”。而她也被我們所有人記住,她的精神將永遠得以傳承。
